友善耕作與有機有何不同?了解其定義、驗證差別
嘉嶼®團隊想為身體與土地選一杯更安心的花草果茶?先釐清友善耕作與有機農業的差異:一個強調減藥與生態共好,一個必須依法送驗取得有機標章。CATTEA® 嘉嶼花草果茶長期與台灣小農合作,以下用實務經驗與比較表,帶你了解定義、驗證與選購重點。
友善耕作的定義為何?
友善耕作指的是一種不依賴化學農藥與肥料的自然種植方法。這類農法多由小農自發實行,雖未申請有機認證,但多會主動進行農藥殘留檢測,並堅持在栽種過程中不使用對人體與環境有害的物質,並致力於保護土地生態與在地物種多樣性。
根據農業部農糧署的說法,有機農業與友善栽培的核心精神在於兩大原則:其一,農法應有助於守護水土資源、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進一步促進農業永續與環境友善的發展;其二,整個生產過程必須避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如農藥與化肥)、基因改造生物或其相關產品。

有機 vs. 友善:了解兩者定義差別
|
項目 |
有機 |
友善 |
|---|---|---|
|
有無有機認證 |
有(有機農產品認證) |
無,但可能有其他認證(農藥檢測報告、友善石虎農作認證、綠色保育認證等) |
|
使用農藥 |
採有機農法,不使用化學農藥 |
採有機、自然農法,不使用化學農藥 |
|
使用肥料 |
採有機農法,不使用化學肥料 |
採有機、自然農法,不使用化學肥料 |
|
強調重點 |
已申請有機認證,並通過驗證,可使用「有機農產品標章」、可宣稱「有機」 |
實施環境友善理念、尊重土地與生態永續,遵守有機農業、友善栽培的核心精神並實踐 |
|
市場導向 |
高度商業化,可宣稱「有機」農產品、農產加工品,吸引相信有機認證制度的消費者。 |
強調有機實踐本質與環境友善精神,吸引認同友善耕作理念的消費者與支持者。 |
為什麼選擇友善耕作比有機認證標章的農產品更值得支持?
隨著有機產品的市場需求大增,「有機」兩字逐漸變成一種商業操作工具。不少品牌、加工廠只為取得「有機認證」、「有機標章」,卻未必真正實質重視環境友善理念。
相對地,友善耕作的農民雖然未申請有機認證,卻選擇將資源投入在真正守護土地與自然的行動中。他們主動進行農藥殘留檢測,確保產品安全;更重要的是,他們堅持不用對土地造成負擔的方式來種植作物,選擇與環境共生的方式永續經營農業。
如何挑選真正友善耕作的花果茶包產品?
以下 3 點是選購花果茶包時可參考的實用標準:
1. 原產地透明:花果茶原料的產地是否公開、透明、可追溯
2. 農藥檢測公開:花果茶品牌是否提供原料的檢測報告
3. 理念清楚:花果茶品牌是否明確傳達其環境友善的永續價值理念
CATTEA® 嘉嶼花果茶的環境友善實踐
CATTEA® 嘉嶼花果茶包選用臺灣在地小農友善耕作或自然農法栽培的無農藥原料,並堅持不使用香料、不使用香精、無添加物。我們相信,好的花草果茶本質來自對土地的敬意與對生活的溫柔回應。
無論是花草果茶的芳香與茶韻,這些原料都來自真誠對待土地的農人之手。我們將這份堅持,封存在每一包花草果茶包中。
